查看原文
其他

20世纪初,成都的东南西北城门楼

小微 微成都 2021-11-11

成都人形容方位

喜欢说“东门”“西门”“北门”“南门”

成都的这些“门”,都是怎么来的呢?

14张罕见老照片

来看看过去的记忆



东门


清代成都城东门的名字,沿用明代的,叫迎晖门,寓意迎接阳光。城门之上,是高达五丈的城楼,名溥济楼。据民国《华阳县志》卷27的记载,是 “堂皇壮丽,不亚于京师”。


成都东门(迎晖门)城楼(溥济楼),约拍摄于1900年


迎晖门只作书面称谓,成都人只称东门。辛亥革命后,开了新东门,为区别,这里习惯性被称老东门


成都东门水码头,成都东门水津街一带。魏司约拍摄于1910年


成都东门位置偏南, 东去的人们颇为不便。为解决这一交通弊病,辛亥革命后,成都在东边城墙的偏北处新开了一道城门,叫武成门


“武成”一称出于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:“秦晋为成”。


1914年开通武成门时,成都并不太平, 取“武成门”一名即是企盼和平、不再打仗的意思。不过,因为它是东去通道,又是新修的城门,成都人还是喜欢叫它新东门



南门


旧时,成都南边有外江和内江双过城下,城门取名叫江桥门(南门)。秦以后至唐,出江桥门,先要过内江上的江桥,然后过外江上的万里桥


1905年万里桥


唐建罗城后,城和江有所改建,出了南门就是万里桥,因此,南门也就被叫作万里桥门


成都万里桥(南门大桥)下。约摄于1920年代


五代前蜀时期,万里桥门改名光华门。宋代恢复旧名为万里桥门。明代改称中和门。清代恢复为江桥门


成都南河和南门(江桥门)城楼(浣溪楼)。西德尼·甘博拍摄于1917年夏


成都水车汲水。这是成都最早的自来水取水装置,位于成都南门外的南河上,照片中水车的背后可以看见南门城楼顶。


抗战期间,城门被拆。今南大街的锦里东路与滨江西路交叉的位置偏北向 ,就是当年的老南门。


从南城墙上俯瞰成都南教场。约翰 · 伯奇拍摄于1900年


抗战爆发之后, 为安置人口,成都东南郊,修建起新村。为城内居民“跑警报”方便, 1937年冬,市区东南方向新开一道城门。


这道城门是两个门洞,一进一出,可算是成都市政建设中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通道。为表抗战建国决心,新城门名复兴门。1951年,被拆除。从建成到拆除,仅12年,新南门是成都所有城门中生命最短的城门。


成都的南城墙和城外的大道



西门


唐代的成都城,有两道西门,叫大西门小西门。五代前蜀时,大西门改为乾政门,小西门改为延秋门


宋代,恢复大西门与小西门的旧名。元代沿用宋制。明代初年西边还是有两道城门,位置与唐代的大西门与小西门相似,靠北的叫清远门,靠南的叫延秋门


成都西门(清远门)城楼(江原楼)。约拍摄于1910年


明太祖洪武29年,延秋门封闭,只保留了清远门。到了清代,成都的西边是满城,大城的西城墙也就是满城的西城墙,西门也就是满城的西门。


成都满城街道。罗琳·张柏林摄于1909年4月


西门成了满城专用,汉族不得随意进出。如果要去郫县、灌县等地,要从北门或南门绕道。


清代,成都人(包括满城内的满蒙同胞)要向西南方向出城不便,特别是去青羊宫赶花会,得从老南门或北门出城后,顺城墙绕一个大弯子。


1913年,为便利城内居民赶花会的交通,四川督军胡景伊下令在西较场外向二仙庵、青羊宫的方向新开一道城门,以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“务财训农,通商惠工”之句,取名通惠门。


老一辈的成都人,一般都将通惠门称作新西门,而把原来的西门称为老西门。



北门


秦代的成都城墙北边只有一个城门,因为从此向北而去,可至秦国都城咸阳,所以叫咸阳门


从北方进入成都的老城门


汉代有两个北门,靠西的是咸阳门,靠东的是小雒门。唐代只有一个北门,叫太玄门。明清时期,北门的格局基本上与过去一样,改叫大安门


成都北门(大安门)城楼(涵泽楼)。西德尼 ·甘博拍摄于1917年秋


北边也曾经有一个新开的城门。抗战时期,北较场的中央军校在校区北边的城墙上新开一门,叫存正门,寓义正气长存。


由于这道城门是建在中央军校的校区内,为中央军校所专用,寻常老百姓无法使用,一般人都不把它当作城门。


热闹的成都北门。西德尼·戴维·甘博/摄影


图文资料来源:成都地方志、“文化远近”微信公众号



成都首批35项!这个名单真香!多图预警!

全球第35!半年时间,成都跃升8位!

问了8个国家的老外,他们竟说成都是这样的城市?!

绝了!成都太古里隔壁一老旧小巷,悄然变身美食地标

往事如烟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